

我们一直都想了解沿海=发达?德国的内陆地区为什么比沿海发达?和鲁尔区处于什么气候区的话题,接下来小编带你走进沿海=发达?德国的内陆地区为什么比沿海发达?的案。
对于大多数沿海国家来说,沿海地区的经济通常好于内陆地区。这是因为沿海地区具有通江达海等航运优势。我国也是如此;但有一个国家是例外,那就是德国。
柏林,波茨坦广场
德国是欧洲老牌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欧洲第一。该国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389公里。然而,长达2000多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并没有给德国沿海地区带来多少好处。快来繁荣吧
德国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只有汉堡和不来梅是沿海城市。其余的如柏林、慕尼黑、科隆等都位于内陆地区。那么为什么德国会出现沿海经济不如内陆的情况呢?
科隆,科隆大教堂
1、淤泥堆积、水位浅沿海港口发展
德国海岸线总长2389公里,完全可以支撑航运需求,但其自然条件却不太理想。
德国北部面向北海和波罗的海,整个沿海地区处于滩涂之中;从北到南大致可分为三个国家公园,即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国家公园,毗邻丹麦,以城市命名。汉堡国家公园和下萨克森国家公园位于最南端。三个滩涂总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它们虽然堵塞了河道,却成为各类鸟类的栖息地,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自然遗产。
同时,受潮滩影响,德国沿海水域水位浅,大型集装箱船无法进港,通航能力大幅下降。因此,北方两大港口汉堡和不来梅都是内河港口,距入海口120多公里。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国家公园
虽然汉堡和不莱梅的货运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南北差异仍然明显。这也是二战时期德国陆军强而海军弱的原因。因此,虽然拥有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但其港口价值却难以实现,成为沿海地区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
2、水网、运河遍布全国,铁路密度名列前茅。
除了其本身的环境影响之外,沿海地区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还在于内陆地区还具有沿海地区所没有的优势。
多瑙河、莱茵河和易北河连接德国各地。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流,发源于德国西南部,流经德国、奥地利、波兰等10个国家。它从西欧腹地延伸至东欧和黑海;莱茵河易北河和易北河分别流经德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科隆、杜伊斯堡和柏林都是其沿海主要城市。
运河的建设连接了这三大河流。运河网络使德国能够从其腹地到达北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的20多个国家。可以说,虽然是德国的腹地,但交通却十分便利。
除了水路便利外,其公路交通也十分便利。尽管德国总面积只有35万平方公里,不到中国国土面积的1/25,但德国铁路总里程却达到惊人的4万公里;中国总里程13.1万公里,接近中国的1/3,日均列车开行量约3.7万列,铁路网密度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瑞士、日本。公路、铁路网络几乎覆盖全境,内陆经贸往来十分频繁。
德国西门子“VelaroNovo”高速列车
三、沿海地区封锁,内陆地区积极融入全发展。
德国共与9个国家接壤,仅北部与丹麦接壤。它与丹麦共享日德兰半岛,左临北海,右临波罗的海。
在北海地区,英国、荷兰和比利时的气候都比德国温和,很多货物在中途被拦截;在波罗的海地区,丹麦众多支离破碎的岛屿挡住了德国的出路。德国船只若想驶出波罗的海,必须经过丹麦、瑞典和挪威的狭窄海峡。可以说,虽然面朝大海,但却十分封闭。
德国内陆则是另一番景象。虽然从地形上看,德国南部多为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山地,但该地区已完全融入欧洲经济。德国对外贸易总额约占GDP的70%。荷兰、法国、意大利都是德国重要的贸易国家。得益于距离优势,内陆孕育了德国最具科技含量的企业,如奔驰、宝马、奥迪等知名汽车公司。西门子、彪马、阿迪达斯等公司的总部也坐落于此。
与此同时,德国积极发展对华经贸关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发展,中欧班列货运量逐年增长。2019年,平均每周有40多趟中欧班列往返于中欧腹地城市。德国杜伊斯堡、科隆以及中国重庆、郑州等内陆城市成为最大受益者;公路货运的优势逐渐体现,这也是德国之所以发展中国经济的第二个原因。
4、内陆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
总体而言,德国矿产资源较为缺乏,主要资源是煤炭;我们中学地理书上提到的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可开采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19世纪中叶,鲁尔区被誉为“德国的心脏”,年产量甚至达到全国的40%,奠定了早期德国南部的工业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房屋被毁,工厂关闭。德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其中鲁尔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的地位逐渐下降;然而,鲁尔区在意识到煤炭市场的衰退和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后,开始了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今,鲁尔区服务业发展迅速,近70%的人口从事服务业,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这也是中学教材将鲁尔区作为重工业转型成功案例的主要原因。
鲁尔区是德国内陆发展的一个缩影。鲁尔区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自身丰富的煤炭资源,还得益于其毗邻法国主要钢铁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1951年,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六国宣布成立煤钢共同体,这也是未来欧盟的雏形,为德国内陆地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德国沿海地区落后的原因,但总体而言,沿海地区发展落后只是与内陆地区相比得出的结论。
事实上,北方在很多领域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例如,德国沿海地区新增风力发电机数量为欧洲最多;截至2014年10月,海上风电设备总发电量已达916兆瓦。同时,德国每年可从北海获得数亿欧元的渔业收入,德国近90%的鱼产品来自沿海地区。
汉堡和汉诺威虽然是内陆港口,但货运量在德国排名第一和第二;高科技公司方面,大众汽车总部位于沿海的下萨克森州,全四大轮胎制造商之一的大陆集团总部也位于该州。它也位于下萨克森州,总部位于其首府汉诺威。
德国发达的内陆经济也给了我们启发。当前,我国沿海地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作为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我国广阔的腹地在发展中仍面临不少题。如何加快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内陆地区人口、交通、经济内循环的巨大优势,是推动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相信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政策必将把沿海发展的东风吹向内陆,推动我国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文包子哥
格实格博物馆原创,禁止
本篇文章对沿海=发达?德国的内陆地区为什么比沿海发达?和鲁尔区处于什么气候区的相关题进行详细解,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