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对于发挥好中医抗疫的作用和一些新冠病中医治愈无后遗症的相关题,大家关注度都比较高,小编为你整理了知识。
核心阅读
当感染COVID-19的患者病情危重时,中药仍然可以发挥作用。这时就需要中西医联手,达到“1+1>2”的效果。
前段时间,我们在北京方舱救治了1000多名轻症患者,使用中药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低了重症病例的发生率。
目前尚不清楚XBB15变体是否会导致广泛腹泻。如果新变异株感染除了呼吸系统以外主要表现为腹泻,中药也能治疗。
当前,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次疫情以及接下来的情况?如果人们感染新型冠状病后出现严重症状,应该如何治疗?针对这些热点题,小编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领导叶永安进行了专访。武汉中医医疗队,请他澄清疑虑。
“天地人”结合人参,中药不怕病变异
编者中医药如何治疗新型冠状病感染?中医能应对吗?如何应对?
叶永安纵观中国历史,一部中医药史就是一部抗疫史。3000年来,发生过500多次瘟疫。随着病变异、疫情一波又一波出现,我们仍需继续抗击新冠病。即使新冠病消失,几年后新病也会出现,这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
几千年来,中医药一直守护着中华民族。人类是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成长、成长的。不同的人感染病后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中医根据当时的气候和地域条件来治疗这些症状,即“天、地、人”的结合,所以中医不怕病变异。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医药也是在不断与疾病特别是流行病作斗争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而继承和发展的,这说明中医药能够而且能够应对病。武汉抗击疫情,是中医、中西医结合抗疫的生动实践。快三年过去了。其中许多经验值得回顾和学习。当然,必须根据当前“世界、地、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也是中药治疗作用的基础。
如果在疾病早期使用中药,很多人都可以避免白肺病。
编者我们看到有些病人的肺是白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医如何进行针对性治疗?很多人在“养康”后出现乏力、咳嗽不断、睡眠不好等症状。这些是COVID-19感染的后遗症吗?怎样治疗才能避免留下后遗症?
叶永安当肺部炎症比较严重,有大量渗出物时,就是肺部白像面积达到70%、80%,临床上俗称白肺。一般来说,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如果在疾病的早期使用中药,很多人都可以避免,或者即使发生了,也是轻微的。关键是尽早发现,并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准确用药。
事实上,国家层面已经向各省市下发了一些关于中医治疗的指南,可以作为参考。关键是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及时联系。要妥善处理轻症居家和重症就医的关系,不造成医疗资源紧张、重症延误救治。
有些人“养康”后出现乏力、咳嗽不断、睡眠不好等症状。这是病感染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有一个恢复的过程。如果有时间生活,适量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一般都能在短时间内康复。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确认肺部等脏器正常后,服用一些中药来帮助恢复。
如果基本病理机制没有改变,中医药可以维持原来的治疗方案
编者有些患者“养康”一段时间后就“痊愈”了。中医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这种情况吗?面对新冠病株的不断变异,中医药如何应对?如何随时调整?“三药三方”还有效吗?针对不同株病在不同地区混合传播能否有“一揽子解决方案”?
叶永安“复阳”是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或抗原检测阴性后,第二次检测又发现呈阳性。一般认为,此时检测到的是一些病片段,而不是完整的病。一般情况下,痊愈后1个月内即可痊愈。如果已经超过一个月,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则再次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再次感染,中药也可以治疗。正如前面提到的,中医治疗病感染者。无论病如何变化,中医都可以辨证施治。
中医可以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保持原有的治疗方案,保持基本病理机制不变。如果基本病理机制发生改变,它会随着时间和人而改变。据此,“三药三方”可以继续使用,但对于一些重症患者,医生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基于这一基本思想,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株的混合传播,应辨证施治。
老年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应尽快使用中药
编者当前疫情对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构成威胁。如何保护这个弱势群体?
叶永安我们看到,当前疫情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特别是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老年人构成威胁。
对于居家、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首先要控制好基础疾病,感染后密切观察。因为老年人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如果发烧不是很高,并不代表病情不严重。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应尽快使用中药。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如果病情持续恶化,应去医院治疗。如果及时服药,很多症状较轻的老人在家就能顺利渡过危机。关键就在“早”字。需要提醒的是,一些老年人病情刚痊愈时,应注意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睡眠,并注意营养,防止疾病未治愈前合并其他感染,造成病情突然恶化。这也是最近一些老年人发生意外的原因。原因之一。
遇到危重病人时,要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作用
编者我还记得三年前武汉抗击疫情时,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治疗也被引入重症监护室。当时的经验是在一个城市获得的。它适用于更大规模感染的现实吗?中医药如何在重症患者救治中发挥作用?
叶永安三年前的武汉保卫战期间,中医药在轻症、常见病、重症、危重症的救治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虽然当时的经验是在武汉获得的,但其基本思路和方法可以应用到更大规模感染的现实中。据我了解,参与武汉抗疫的医务人员,三年来,在北京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武汉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新型冠状病感染的患者病情危重时,中医药仍然可以发挥作用。这时就需要中西医联手,达到“1+1>2”的效果。
三年前,我们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武汉救治了一位80多岁的危重病人,目前他的康复情况还不错。如果遇到重症患者,中医药应该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这一国宝的作用,充分发挥其治病救人的独特作用。
营造中西医结合的良好氛围,发挥中国特色抗击疫情
编者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运用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也是传承中医药精髓、坚持诚信创新的生动实践。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中,如何进一步推进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运用?
叶永安下一步疫情防控,重点关注的是老人、儿童等轻症患者。必须尽快使用中药,防止其转为重症,尽可能降低重症的发生率,从而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前段时间,我们在北京方舱救治了1000多名轻症患者,使用中药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低了重症病例的发生率。
对于一些重症特别是重症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武汉抗击疫情的经验以及随后多地使用中医药的经验,充分展现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中西医结合的“四有”机制要进一步深化,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抗疫。中医药工作者要具备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实践,更好发挥中医药作用,为后续疫情防控做出应有的贡献。
面对Omicron变种,中药仍能发挥作用
编者新型冠状病Omicron突变株具有新的患者特征。中医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呢?
叶永安前面我们提到,无论病如何变异,中医药都有应对措施。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抓住新型冠状病感染者的核心发病机制,进行治疗。
事实上,近三年来,新型冠状病主要表现为中医的“湿”。不同的突变株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风、寒、燥”或热转化特征。但中医认为其湿主要侵犯肺、脾,以肺为主。除了咳嗽、喉咙痛等呼吸道症状外,还可以表现为恶心、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不同的突变株表现出的特征会有所不同。尽管有报道称新冠病可侵入全身多个器官,但仍主要表现在这两个系统。
目前尚不清楚XBB15变体是否会导致广泛腹泻。如果新突变株感染除了呼吸系统以外主要表现为腹泻,中医也会有办法治疗。比如腹泻,外证内热邪,可以用“葛根芩连汤”,主治脾虚。可以选择“参苓白术丸”,如果外寒邪内湿,还可以选择“藿香正气”系列等。总之,只要我们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好药,就可以全力应对新突变株。
今日关于发挥好中医抗疫的作用相关的详细内容就聊到这儿吧,感谢诸位花宝贵的时间阅读本文,更多关于新冠病中医治愈无后遗症、发挥好中医抗疫的作用的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