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溃坝惨剧河南“75.8”水灾,数百万人受困,近2.6万人遇难

 admin   2025-08-15 02:30   5 人阅读  0 条评论

这篇文章主要分享水库溃坝惨剧河南“75.8”水灾,数百万人受困,近2.6万人遇难的题和一些河南暴雨是从什么开始的话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阅读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以便您收到更多精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75年8月4日,中国大陆第3号台风在太平洋上空形成,登陆福建省晋江市。

但谁也没想到,几天后,台风并没有消失。而是迁入桐柏山、伏牛山口。地势的抬升和强冷空气的作用,导致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席卷河南大地。

噩梦开始了。8月5日,特大洪水涌入淮河,水量远远超过淮河承载能力。

淮河两岸数千里的平原根本无法抵御洪水的侵袭。

几千年的历史上,河南遭受过无数次的洪涝灾害。

为了防止洪水泛滥,政府在河两岸修建了高高的水坝,但这只会进一步加剧灾难。

不到三天,满溢的水以恐怖的速度冲入板桥水库。

板桥水库最大设计库容492亿立方米,最大设计蓄水位11088米。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数据显示,在当时的降水中心,三天的降水量就达到了当地两年降水量的总和。

因此,板桥水库看似巨大的库容在暴雨面前只是杯水车薪。

8月7日,人们惊恐地发现板桥水库周边多个检测点全部停电。

大雨切断了信号,救灾变得极为困难。人们甚至无法判断板桥水库是否还存在。

事实上,自8月5日以来,情况就非常糟糕。

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降雨,板桥水库蓄水量已超过最高水位。

然而,大雨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滔天洪水被储存在板桥水库里,成为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尖刀。

当天下午五点,板桥水库附近的交通线路被洪水完全淹没,工作人员被困在检测站内。

无奈之下,驻马店政府不得不紧急启动军事广播电台指挥救灾。

然而,人们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洪水面前,人类的力量太渺小了。

8月6日,人们无奈,决定开闸泄洪。

但由于没有联系上级,人们不敢进行大规模的泄洪。

此外,无法预测洪水泄洪后周边群众的财产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小规模泄洪并未产生明显效果。而对于水利局来说,各类救援物资都紧缺,根本无法运进来。灾区内外,一片混乱。

8月7日,种种迹象表明,板桥水库已经无法承受负荷,再这样下去,就有溃坝的风险。

当天凌晨,河南省各级领导在郑州召开紧急会议。

有人建议,目前唯一的选择就是炸毁大坝,增加泄洪量。

这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绝望的是,当领导想要下达命令时,却发现板桥水库的信号完全断了,连军事广播电台都联系不上。

直到当晚七点钟,守备部队经过千辛万苦,终于从水库传来消息。然而,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消息此刻,水面距坝顶仅13米,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各地的水坝都溃决了,洪水从裂缝中溢出,冲向下游的村庄。

洪水

然而下游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来临。

无数经历过的人回忆起8月7日的夜晚,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平静的夜晚。至少在洪水来临之前,人们还相信大雨很快就会结束。

和往常一样,人们早早就睡着了。

令他们烦恼的是,上游的水流入院子里,连续的大雨让田地无法耕种。

但人们却没有意识到,这场灾难比他们肉眼看到的要可怕得多。当晚,洪水随着死神来到了村庄。

一些在大坝值班的村民首先意识到出了题。大雨还在继续。他们听到水流像海啸一样逆流而上的声音,然后一道道水流越过了大坝,疯狂地流向房屋和农田。

这时他们才意识到洪水即将来临。于是他们疯狂地跑向自己的家,吵醒了熟睡的家人,在漆黑的夜里,他们拼命地跑到地势较高的地方避难。

然而,为时已晚。

板桥水库附近的居民最先受到灾害影响。住在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水坝工人的家属。

洪水导致停电,人们无法看到大坝上发生的情况。为了阻止洪水,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被动员起来,就地取材,把石头和沙袋堆到坝上。

一道道闪电劈下,火点燃了大坝周围的树木。人们尴尬地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一边防洪一边灭火。

又一道惊心动魄的闪电落下,水库突然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声。

然后,水流突然下降,人们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看到大坝在眼前崩塌了。

洪水失去了屏障,数亿立方米洪水畅通无阻。正在救援的人们来不及呼救,就被卷进了茫茫水中。

下游避难的村民经历了人生中最绝望的时刻。

水流最高高度达到九米,平原地区无处可避难。

房屋、农田和牲畜在几秒钟内消失了。人们手拉着手,继续往更高的地方跑,希望能逃脱死亡。然而,当大浪袭来时,这些逃出来的人就永远被淹没在水下。亡灵。

家住板桥水电站的陈志家是整个大坝上为数不多的侥幸逃脱的幸运者之一。

当时,他和六名同事正在船上试图自救。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船就被洪水撕裂了。

陈志嘉一生中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场景。他无奈地看着那艘大船变成了一堆木屑。他的几个同事被海浪卷起,重重地扔进了洪水里。很快沉入河底。

一股强烈的恐惧席卷了陈志嘉的心。

幸运的是,前面总有路。就在陈志嘉以为自己要死的时候,他抓住了一个东西。

那是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碎片。

强烈的求生欲望让陈志佳紧紧抓住木板,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手伸出水面。

然而,当他环视四周时,却绝望地发现,没有人,也没有地方可以落脚。他和救了他的那块木板就像一座水上岛屿。

洪水还在继续,失去方向的陈志佳只能依靠木板的浮力,随着水流漂流。

事后想起来,陈志嘉仍然觉得自己能够活下来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漂流了几个小时,陈志嘉终于看到了微弱的光亮。那是一个还没有被水完全淹没的村庄。

地上的炼狱

陈志佳激动不已,甚至用尽全力喊了两声。他相信,只要人还活着,就有希望。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成了陈志佳一生的噩梦。

洪水从他身后涌来,他很快就被炸向另一个方向。

他挣扎着扭头看去,光芒消失了。刚才还只能看到的屋顶,现在已经变成了漂浮在水中的碎石。他也无奈地看着几具尸体顺着洪水向他袭来。

阴沉的夜晚,这样的场景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陈志佳在这样的折磨下大脑一片空白。

最后,他在昏迷状态下被拖了出来。

这时,大雨终于停了,天空中甚至可以看到星星。陈志佳被水噎住,差点没救。

此后的数十年里,陈志嘉始终无法忘记那个被死亡笼罩的夜晚。他害怕咆哮的河流和下雨天。这些心理阴影,就是洪水在他身上留下的看不见的伤痕。

洪水席卷数日后,突然消退。幸存者一刻也不想等待。他们想回到村里。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与家人失散,但他们仍然抱有希望,也许家人会回到村里。

然而,洪水造成的影响,使他们无法辨认回家的路。他们脚下的泥泞地面一模一样,泥泞中留下了无数不知名的尸体。

村庄也消失了,这里只剩下了一块白色的土地。别说是活着的人了,这里连他们过去生存过的痕迹都没有。连一张在洪水中丧生的村民的照片都没有。

许多原本有数百人的村庄最终只剩下几十人。

其中,最常见的受害者是未成年儿童。他们还太小,根本没有逃跑的能力。

驻马店曾经有一所大型小学。洪水发生后,校长清点了孩子的数量,发现一年级只有3个孩子幸存,其余年级每个年级大约有四、五个孩子幸存。一代人的希望被洪水摧毁了。

当时驻马店市第一书记正在郑州召开救灾会议。他闻讯赶往驻马店。但路在哪里呢?

无奈之下,书记从周口绕道,途径新蔡、信阳,坐船或牛车。

最后,依靠军队的军车,经过数千公里的路程,我们终于回到了灾区。

灾区的情况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而且,由于消息被切断,北京心急如焚,却无法进行救援。

大部队一抵达灾区外,就被洪水和断断的铁轨所堵塞,不得不暂时清理一条道路。

直到大家想出了办法,开着军车到处转,用军用电台寻找信号呼叫,终于不顾一切地将遇险消息传递给了武汉军区,然后通过军区,与北京的通讯终于恢复了。

中央迅速作出指示“河南当地党政军民要集中力量抢险救灾,以抢险救灾为重点,明天中午将派出慰团赶赴河南;要求各省份向河南提供大量救灾物资。”

为支援灾区,中央调集各大军区百万大军从四面八方驰援河南。

洪水发生第五天,国家副总理纪登奎从北京赶赴灾区,给受灾群众送了一剂定心丸。

洪水尚未完全消退,灾区形势不容乐观。无家可归的人随处可见,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药品。

饥寒交迫的人们只能从洪水中打捞上湿透腐烂的食物,但即便如此也找不到多少吃的。最终,他们只能靠草根和树皮维持生命。

水下的尸体逐渐腐烂,可怕的瘟疫在灾区逐渐蔓延。

为了尽快解决人民的生存题,中央开始出动直升机向灾区空投粮食。

此外,驻马店积极开展自救,官兵冒着风险利用现有船只进入受淹地区救人。

噩梦之后

解放军部队进入灾区之前,已有数百万人被困。

其中,位于洪水中心的新蔡市被困人数超过30万人,上蔡市被困人数超过60万人。

如果再拖延一天,洪水就会导致数万人丧生。

当解放军终于冲破一切障碍进入灾区时,被困水中的人们爆发出阵阵欢呼。他们说,如果解放军来了,他们就会得救。

官兵们迅速驾驶救生筏,到处营救群众。

由于受灾人数较多,大部分救灾官兵连续工作72小时以上,已达到体力极限。

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11支医疗队马不停蹄地投入战斗。到处都是病人,其中大部分是肠道感染的病人。

此外,几乎所有人都在洪水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创伤,有的人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刺激。

大量的患者几乎让本就脆弱的医疗系统崩溃。

直到洪水发生的第21天,当地公共秩序才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重建家园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洪水之下,昔日的房屋已荡然无存。

据数据,洪水造成多达26万人死亡。

事实上,可能远不止于此。如果算上那些下落不明、无法统计的人,这个数字将更加触目惊心。

即使在幸存者中,许多人也因洪水而终身残疾。也有一些人成为了家人中唯一幸存的成员。生存题解决后,如何克服阴影就成了更加无解的题。

这场洪水给人民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

灾情发生后,中央组织开展灾区重建工作。板桥水库曾经决堤的地方立了一座纪念碑。短短的文字讲述了令人震惊的历史。

几十年过去了,当地民众已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年轻人已经不知道“758”是什么了。平静之中,人们无数次祈祷灾难不要再次发生。

参考

南方都市报《河南“758”特大洪涝灾害》

梁永泉《“758”洪涝灾害回忆》

侯进忠《洪水无情追忆河南758洪水》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放全网维权。不允许未经授权的访。

对于水库溃坝惨剧河南“75.8”水灾,数百万人受困,近2.6万人遇难的相关内容,以及河南暴雨是从什么开始的的详细信息,今天就解到这里了,希望对各大网友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0597tb.com/post/20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