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大家都想知道的今年为什么热得这么早?防中暑指南趁“热”查收和一些关于2021气候异常原因图片相关题,那接下来让小编带大家揭晓一下案吧!
受访专家蔡文佳,清华大学地系统科学系终身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
环时报健康客户端编辑王家轩
6月13日以来,北方多地出现37以上高温,局地气温超过40。6月15日晚,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布今年首个高温中暑天气预报,高于常年初日平均值。提前13天。据中央气象台介绍,高温天气从6月17日开始减弱,到6月18日基本结束。然而,近几日的炎热天气仍然让人疑惑为什么感觉一年比一年热?为什么今年这么早就这么热?
一年比一年热,也比一年早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2年全气候状况报告》指出,随着温室气体达到创纪录水平以及全陆地、海洋和大气的变化,这种趋势将持续数千年。《气候报告》显示,2022年全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三大温室气体浓度将持续上升。在此影响下,2022年全平均气温将较常年高出115。从1850年到190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21世纪最大的健康威胁,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幸免。全变暖背景下,极端异常气候事件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显着。可见“一年比一年热”并非空穴来风。
“一年比一年热,一年比一年早”也不是幻觉。中国气象统计发现,五十年来,我国的夏季来得越来越早。以6月中旬为例,1971年至2000年平均夏季锋面刚刚抵达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仅辽宁中部进入夏季。1991年至2020年,夏季范围明显扩大,包括辽宁西部、吉林西部、黑龙江部分地区,云南、四川、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夏季范围也扩大。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情况看,对比1971年至2000年和1991年至2020年的数据,南昌、重庆、银川、天津等地入夏提前10多天,杭州、长沙、武汉等地提前入夏10多天。南京、太原等地,夏季已提前10多天。提前5天以上,石家庄、郑州、合肥等地也有提前的趋势。
今年6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6月11日,石河子经历6月首个40高温日,托克逊连续两天46,吐鲁番469。此前,吐鲁番盆地这样的“火炉”地区,直到7、8月,高温才超过45。月份将会出现。
厄尔尼诺现象即将来临,明年可能会更热
据国内外报道,全气温持续上升,夏季越来越热、提前,或者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赤道地区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气候现象。它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它影响着太平洋周围的洋流和气流,进而给各地带来严重后果。天气带来变化。例如,干旱和多雨地区可能会出现洪水,部分多雨地区可能会出现干旱,全平均气温可能会上升。自1951年以来,全共发生20次厄尔尼诺事件,其中3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分别发生在1982-1983年、1997-1998年和2014-2016年。每次,世界各地都会出现气候异常和极端天气。此次疫情,我国也不例外。
当地时间6月8日,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厄尔尼诺预警,宣布这一气候现象已经发生,预计秋冬季将达到中强水平。此前,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极其顽固的“三重拉尼娜”现象已经结束,热带太平洋有60%的概率将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的中性状态过渡到中性状态。厄尔尼诺现象从五月到七月。这种可能性在6月到8月会增加到70左右,在7月到9月会增加到80左右。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其发生后一年内显现出来。因此,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皮特里塔拉斯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导致全变暖出现新的峰值,并将在2024年打破最高气温记录,世界应该做好准备。
防暑衣食住行指南
酷热不仅会增加死亡风险,还会增加感染传染病和病媒生物引起的疾病的风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复旦大学联合研究表明,热浪会增加中国居民的死亡率7,其中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显着增加。长期生活在气温适中地区的人对热浪的反应不同。更敏感。《中国版柳叶刀倒计时人口健康与气候变化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热浪暴露天数较1986年至2005年平均增加785天,导致相关死亡人数增加约115人。在全范围内,登革热病传播对气候的适应性逐年增强。在我国,登革热发病率和致残率持续大幅上升。2017年,各年龄段登革热发病率达到1838/10万,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57倍。此外,各种对气候敏感的虫媒传染病的风险也在增加。研究表明,如果气温上升1至2,我国南部疟疾传播的潜力将增加39%至140%。
清华大学地系统科学系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柳叶刀倒计时报告》主要作者之一蔡文佳告诉《环时报健康客户端》编辑,极高的高温天气增多,广大群众迫切需要加强防暑意识。
调整户外活动时间。当室外温度超过35时,最好避免户外活动。户外工作者应尽量避免在12点至16点之间工作。特别是出现高温预警时,相关单位有义务及时制定应急预案、调整工作时间。
你不能错过旅行装备。热天外出时,最好涂抹防晒霜,穿吸湿透气的防晒服,戴宽边帽或使用遮阳伞。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带一个小风扇等耐热物品。
及时补充水分。夏季应主动适量、分次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户外工作者应每15至20分钟喝1杯水。如果疾病了你的饮水量或者需要服用利尿剂,你应该及时向医生寻求合理的建议。耗水量。
空调温度不要设置得太低。科学研究指出,25左右是人类最舒适的温度。考虑到节能减排,夏季空调温度可设置为26。不过,每个人的耐寒耐热能力不同,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微调。注意不要调得太低,否则室内外温差容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
婴幼儿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家长要特别小心,注意孩子的体温、出汗情况和精神状态。如果发现孩子体温高、面色潮红、烦躁、嗜睡或昏迷,家长应立即叫孩子去医院。冷静下来,必要时寻求医疗建议。对于学龄儿童、青少年,家长和学校应加强防暑教育。天气炎热时,不要让他们在户外进行体力活动。运动出汗后,不要立即进入空调房或直接吹风扇。
在高温、高湿、低风速的环境中,如果出现口渴、出汗、四肢乏力、头晕头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等症状,需注意中暑的症状。对于中暑的人来说,首先要尽快让病人脱离高温、高湿、低风速的环境。然后,可以将冰袋或冷饮放在患者的颈部、腋下、腹股沟处降温,并测量体温。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及时补充常温糖和盐水;如果患者晕倒,需要立即送往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热线。
今天给诸位解了今年为什么热得这么早?防中暑指南趁“热”查收的相关话题,其中也对2021气候异常原因图片进行了详尽解释,希望大家喜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