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伙伴都是想知道一些关于新冠病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指南,应如何解读?和聚集性疫情叫什么的相关话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
编辑、审稿专家
何英丽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新型冠状病肺炎聚集例持续增加。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开展新型冠状病肺炎聚集性疫情排查工作,明确信息收集和报告撰写的相关要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控制组和防控技术组制定了《根据《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制定的《新型冠状病肺炎聚集性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
制定《指南》的目的是提高各级疾控机构聚集性疫情排查质量,指导各地进一步开展聚集性疫情分析,实现聚集性疫情的及时发现和控制。同时也为新型冠状病肺炎的传播特征和防控提供战略参考。《指南》主要规定了聚集性疫情的定义、检测方法、调查内容、调查数据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提纲。下面从这方面进行具体解读。
一、聚集性疫情的定义
《指引》指出,聚集性疫情是指14小时内小范围内发现2例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触造成人传人的可能性,或者因人员接触而感染的可能性。共同暴露的可能性。
聚集性疫情的“小范围”不仅限于家庭、工地、单位,还包括疗养院、医院、实验室等场所,或者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
《指南》特别指出,聚集性发病的“小范围”包括医疗相关场所、交通运输工具等。可以预见的是,要防止这些尚未出现或聚集性疫情较少的地方在相关防控中被遗漏。
2、疫情检测方法
检测聚集性疫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通过流行病学病例调查,发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有密切接触史或共同接触史的无症状感染者。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发现可能发生的聚集性疫情。
汇总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根据聚集性疫情的定义确定。
《指南》涵盖实践、综述报告、疾病系统三个渠道。比单一的现场调查更加全面,防止信息收集的遗漏和偏差。咨询报告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信息系统都是回顾性研究,避免了现场调查可能造成的感染。
三、调查内容
聚集性疫情调查的内容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暴露地点调查、采样和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所有涉案案件均需立案调查,并填写《案件调查表》。病例调查应重点关注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是否有武汉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接触类型、接触距离、频率以及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等;与案件相关的活动轨迹;核实并登记案件姓名、号码和联系电话。
密切接触者管理人员将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开展调查。
病例暴露场所排查主要包括家庭暴露、聚餐暴露、集体单位、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等。明确指出了需要调查的具体内容,突出了对实际调查工作的指导作用。
采样检测过程中的所有病例均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标本采集和检测。对于第一种情况,将增加采样和检测的频率,并保留调查开始当天和2至4周后采集的血清样本以供将来参考。
该部分明确规定了聚集性疫情调查中的调查工具为“病例调查表”,为后续疫情实验研究提供了条件。
4、调查数据分析
分析包括病例传播链分析、病例产生分析、潜伏期分析、潜伏期传染性分析、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分析、传播途径分析六部分。
在案例的代际分析中,分别对一代、二代、三代案例进行了明确的解释。第三代及以上案件按照第二代案件的原则确定。这说明一代、二代、三代病例在聚集性疫情调查中更为重要,而三代以上病例对代际传播分析影响不大。
5.调查报告撰写概要
《指南》指出,调查报告撰写提纲包括背景、流行病学调查、暴露地点调查、密切接触者调查、采取的措施、调查结论、建议等七个部分,并提供了详细的撰写内容。概括。
在大纲的七个部分中,所采取的措施是对干预措施的描述。
开发了清晰的聚集性疫情排查工具“——关键信息登记表”。表中,家庭聚集例和聚餐传播分别填写,表明这两种聚集例是聚集性疫情排查的重点,且出现病例较多、发生可能性较大。
《指南》的制定涵盖了现阶段已发现的所有聚集性疫情,并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但尚未发现的聚集例进行了预测。对聚集性疫情的实际流行病学调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强。
参考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肺炎聚集性流行病学组和防控技术组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203,413:293-295
本文对于新冠病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指南,应如何解读?和聚集性疫情叫什么的详细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持续关注和收藏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