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心态“撑不住”了怎么办?心理专家这样建议

 admin   2025-06-30 02:30   19 人阅读  0 条评论

关于对疫情反复,心态“撑不住”了怎么办?心理专家这样建议和希望受不了疫情在爆发了的热门话题,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一一讲解

在最新的《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中,“心理干预”再次被明确列为治疗方法之一。诊疗方案提出,患者常有紧张、焦虑情绪,应加强心理疏导,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如今,新型冠状病及感染形势出现新变化,诊疗方案也进行了科学调整。然而,有些人对疫情信息感到厌倦,有些人可能有“受不了”的心态。他们该如何调整和应对?南方日报、南方+编辑采访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范长河,为确诊患者、居家隔离人员以及广大民众提供心理咨询。

确诊患者

安排心理专家进行专业咨询

南方日报、南方+对于COVID-19患者来说,需要注意哪些心理健康题?

范长河首先,COVID-19作为一种传染病,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一些生理或病理变化,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症状。这种疾病引起的身体不适或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睡眠题、情绪题等。其次,一些用于治疗COVID-19的药物也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造成睡眠不好、情绪烦躁等题。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患者从发病之初就可能经历心理压力。每个人对这种疾病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担心如果病情恶化,他们的生命将受到威胁。有人担心会有后遗症,但也有人对康复很有信心。这些认识上的差异带来了不同的心理反应。有些人可能因此而焦虑、失眠,而另一些人则可能相对平静。

此外,感染者需要隔离。这种短时间内活动受限的情况,也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

南方日报、南方+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如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

范长河首先要确定患者的症状,分析原因。如果症状较轻,医生可以通过科普帮助患者对COVID-19有更科学的认识,减少对这种疾病的恐惧。医生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例如了解患者是否担心家人或工作题,倾听患者的声音并做出回应,让焦虑的患者缓解情绪。还可以指导患者做一些放松练习来平息情绪。

但对于焦虑、失眠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果患者长期抑郁,对生活失去兴趣,医生也应及时判断患者是否抑郁,必要时提供抗抑郁药物治疗。

家里人

封锁期间谨防药物滥用

南方日报、南方+很多居家隔离的人都会感到情绪低落、烦躁或者情绪低落。对于这样的人,有哪些心理调节方法呢?

范长河其实不同性格的人对家的反应是不同的。例如,喜欢呆在家里的人可能会觉得更容易适应,甚至有点喜欢;但天生活跃或喜欢社交的人可能会感到更不耐烦和无聊。

要做好心理调整,首先可以找一些替代性的线上活动,比如和家人通过电话或视频聊天,或者和朋友在网上玩,这些都可以加强与朋友或家人的社交联系。在室内,你还可以做一些小范围的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封闭在家里或者隔离场所,有些人的作息时间会日夜颠倒,经常熬夜,这对自身健康和情绪调节都是不利的。建议大家按照正常的生活节奏,早睡早起,即使在家工作也要把自己打扫干净。这样的“仪式感”还可以帮助调节自己的工作、生活节奏,帮助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

南方日报、南方+在家什么情况下应该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或医疗帮助?

范长河因为疫情,我们突然不得不待在家里,这对于我们日常的工作状态来说是一个突然的改变,对于我们的家庭关系来说也是一个改变。当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时间多了,是会加深了解还是激化矛盾,取决于每个人的特点。有些人心理灵活性很强,可以随遇而安地做出改变,而另一些人则对这种改变感到恼火,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题。

如果您长期在家失眠,感觉非常烦躁,或者在月子区内与他人发生严重冲突,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干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您患有药物滥用,例如酗酒、经常吸烟,甚至言语和行为紊乱,伤害自己或他人,必须寻求医疗帮助。

民众

分析焦虑原因并积极应对变化

南方日报、南方+面对变异株带来的新挑战,您在心理应对方面有何建议?

范长河我们国家的防疫政策正在根据病的演变不断调整,尽量减少对大家生活的影响。目前,大家对病本身的焦虑和恐惧也有所减轻。现在大家更担心的是疫情对生活和个人计划的影响。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我们自己焦虑的原因。比如,有些人可能会经历反复的封城,这会对他们的工作收入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种焦虑主要来自于经济因素;由于各地疫情的蔓延,有的人原本的计划可能会一再被打断,有的人甚至可能会改变,这种焦虑来自于自己计划的改变;也有学生在家上网课。他们可能会觉得网课效果不好,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同龄人的社会支持。学生们可能也会感到焦虑。

“抗疫战线”拖延已久,对个人计划的影响屡屡发生。疫情可能会时不时地来,大家的不耐烦可能主要来自于这几个方面。事实上,我们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所有压力因素,要么想办法改变它,要么适应它,否则可能会出现题。如果改变不了,不妨接受和适应,想办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工作安排。如果自己无法调节,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避免情绪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南方日报、南方+网上寻求心理援助的渠道有哪些?

范长河很多地方都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很多医院也开通了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在线心理咨询、视频心理治疗等服务。有些药物还可以在线开处方并送货到患者家中。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病科在疫情防控期间开通了咨询热线。2020年上半年,咨询的人很多,包括患者及其家属、抗疫工作人员、受疫情影响的群众。人,还有精神障碍患者。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网上咨询减少了,但也有一些人不适应因疫情导致的工作状态的明显变化。

随着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目前出现了很多在线诊渠道。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您出现明显的抑郁、焦虑等症状,建议及时在线咨询。如有必要,可线下就医并寻求专业帮助。

【编辑】朱晓峰

【通讯员】朱健

广东健康

关于疫情反复,心态“撑不住”了怎么办?心理专家这样建议和一些希望受不了疫情在爆发了这类的话题,本文已经做了讲解,谢谢大家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0597tb.com/post/16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